旅游购物四注意

作者:发布时间:2015-02-03浏览:

    1、一戒随便开口
    不少游客看到旅游特产,特别是自己心仪已久的旅游商品,大脑连转都不转一下,马上就表现出极大的举趣,张口就问其价格、质地、用途等等。殊不知,这一开口,就暴露了自己的老底。
    首先,精于商道的卖主从游客讲话的内容和口气中摸到游客的心态。张口就问价钱,卖主立刻能捕捉到游客已对此颇感兴趣,往往只要在价格上谈拢了,其他问题都好商量。这种轻易暴露自己偏好的行为,是旅游购物的大忌。此外,轻易开口问价钱的人大多容易冲动,拿不定主意,行事也比较轻率,缺少周密的思起,因而也就容易轻信别人的话。经验丰富的卖主碰到这种冲动型的旅客,往往就鼓起三寸不烂之舌,大谈其商品物美价廉,过了这村就没那店,连哄带骗,让游客掏腰包买下价格不菲而真假难辨的商品。
    其次,随意开口容易暴露游客对相关知识和信息的缺乏,从而使卖主利用客人的无知进行欺骗。由于好奇和不熟悉,游客大多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询问。比如问:“这是什么?”“用来干什么的?”“如何辨别其好坏优劣?”等等。这一问,正中了卖主下怀。很显然,对商品的解释权被游客全部拱手相让于卖主,卖主便可自由发挥,把一件不值钱的东西吹得神乎其神。而且现在工艺技术相当发达,许多假货几乎可以做到乱真。比如,玉器是中国传统的珍贵吉祥宝物,而国内玉的产地和加工场所也相当多。玉以其令人赏心悦目的品质为大多数国人喜爱,在玉的产地买几块玉器回去馈赠亲友是不可多得的美事。殊不知,即使在玉的产地,一不当心也会买到假货。一些所谓的玉器看起来通体碧透,卖主又向游客解释判别好玉的标准,说是要一看二摸三听音,于是在卖主的推荐下,游客会对一些看起来色泽光润、翠色欲滴的好“玉”爱不释手,只是价钱嫌贵些,这时卖主就会说照顾生意、回去广为宣传之类的话,在与游客艰难的讨价中打了五折甚至更多。于是,游客怀着大获全胜的喜悦,兴冲冲地回到家拿出“美玉”来给朋友欣赏,这才发现原来“美玉”上竟有气泡,是玻璃做的。另外,一些游客出游前听说旅游地的某种特产,就迫不及待地向卖主询问,但因为不了解细节,卖主便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第三,随意开口容易暴露游客的背景信息。开口说话,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首先暴露的是自己的口音,即使说的是普通话,顽固的口音仍旧会把游客来源地公诸于众。成天与各地游客打交道的卖主从游客的口音中立刻能形成销售对策。首先判断游客来自的方位,从而大致判别客人的生活背景和性格,北方人性格较为粗犷豪放,不拘小节,不愿斤斤计较;南方经济比较发达,游客购买力强,但会精打细算;西部内地经济虽不太发达,但人憨厚、坦率;港、澳客人讲求吉利,腰包也鼓鼓,等等。从衣着打扮和进一步交谈中,还可以大致了解游客的社会地位和从事的职业。商人的精明、知识分子的迂直求真、公务员的谨慎、农民的憨厚等都是卖主因人制宜的依据。卖主有时会自称对游客的家乡很熟很有好感,甚至是半个或一个老乡,以博得客人的好印象。精明的卖主还会根据游客可能身份,很凑趣地给对方戴上高帽子,让游客在飘飘然中不知不觉中了计。因此,游客要切记,买东西时卖主的称赞一般不会是发自肺腑,而是另有所图。
    第四,随意开口的人容易被卖主缠住不放。出门旅游过的人一般都曾遇到在旅游景点被不少兜售当地特产的商贩纠缠的经历。这些商贩挎着篮子,或在路边摆个摊子,想尽办法要得到游客的青睐。看到似乎有点钱、意志似乎甚坚定、面目和善的游客,他们会或者甜言蜜语,或者一拥而上,纷纷兜售产品。如果定力不够,忍不住开口“让我看看”或“怎么卖”,那么你就别妄想全身而退。开口就问,也没决定是否想买,这是卖主求之不得的,而作为游客往往就要身不由己了。如果坚持不肯买,那么卖主的笑脸顷刻赛似四川绝活“变脸”,游客就等着卖主的辱骂劈头盖脸砸下来吧!更有甚者,呼啦啦不知从哪里冒出些凶神恶煞般的人物,搞得你不得不乖乖交钱拿东西再走人。如此,即使游得再高兴也被赶得无影无踪了。如果你对某个销售点信不过,心存疑虑,就干脆远远避开。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随意开口,是避免买到不合适商品的重要一环。
    2、二戒以假作真
    旅游购物是异地消费,多属于旅客在旅游地的一次性消费。卖主因而不必在招徕回头客上多下功夫,赚一个是一个。而许多旅游商品因其质地和艺术价值难以像一般商品那样定价时有明确依据可循,而且也难以货比三家,对其实际价值作出正确估计,所以,要特别当心卖主的商品以假乱真。
    以假乱真首先是指用低廉的假货代替高价值的商品,这类情况以珠宝为多。以假乱真的另一个方面是以次充好。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特色旅游商品的原产地。对游客而言,如何辨别真伪和质量的优劣相当重要。     许多旅游者去一些历史名城旅游,常有兴趣光顾古玩市场。而在古玩市场有不少店家专门经营一些现代的仿制艺术品,游客去古玩市场购物时,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弄清楚商品的真伪和年代,否则,最好就只当参观一回,或至多买一点明确标出是仿制吕的现代工艺品。
    3、三戒贪图便宜
    不少游客到旅游地买地产工艺品、纪念品等,一方面是求其正宗,另一方面则认为在当地买价格比较低,其实不然。原因有二:一是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质量和价格一般成正比,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二是旅游地游客大多实现的是“超前消费”,旅游地的商品比非旅游地的贵,便是“超前消费”导致当地物价较高的原因。针对游客“难得出来潇洒一回”的心理,旅游商品价格不低就是正常的了。
    在“人间天堂”的杭州各大旅游景点,手拿肩背所谓“龙井茶”的卖茶人比比皆是,卖茶的店铺也琳琅满目。卖主引诱游客上当的方法是以低价卖出市场上百十元一斤的“龙井茶”。而游客的心理是来到“龙井茶”的故乡,当然要带上这种中国精品回家。而且这里价钱应当比较诱人,尤其听到小贩报出的价钱,好的才几十元一斤,便心下大喜,但脸上绝不表露半分,并摇头嫌贵,作拔腿欲走状。小贩这时便好言好语上前降下茶价,讨价还价后,游客心满意足地买了一大堆十元一斤的“龙井茶”,暗自欣喜时,却不知即使这么低的价钱,还是被小贩大赚了一笔,待回家经知茶人一看,才知道这“龙井茶”其实是三文不值二文的一堆树叶子。     综合分析一下,贪图便宜遇到陷阱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是贪图“打折”而高价买假货。
    二是明知有假,但认为功能相似,只求便宜而买了假货。
    因此,游客发现与实际价格相差较多的商品时,任凭卖主怎么鼓动,也要坚定立场,不要妄想自己拣个大便宜。游客应该切记,在旅游地买特产,价格是一把尺子,对很多不内行的人来说,质量只可能被价格反映出来,只因贪图便宜而忽视真假、质量,常常会中卖主的圈套,得不偿失。
    4、四戒冲动购物
    不少游客在旅游时,心情轻松,易受外界的影响,即使平时小心谨慎,也不免会冲动购物。冲动购物的结果往往是买了假货、劣质货,到时悔之晚矣!造成购物冲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从众心理造成的购物冲动。由于旅游者大多数是结伴而行,一个旅游团队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在旅游途中,因为急于买旅游纪念品和物美价廉的特产,往往团队中一个或几个买了某种旅游商品,大家的购物欲望立刻被调动起来。而导游和商家很会利用游客的这种从众理。他们竭力说服团队中一两个游客购买商品,然后许以游客认为的低价,并说什么“低价卖给你,就算请你回去多作作宣传也好”。在买比较贵重的商品时,从众心理最容易导致集体上当。
    第二是受别人言语激将而冲动购物。言语激将一般有“捧”和“损”。针对大多数人或多或少的虚荣心,卖主总会从各个角度加以吹捧。如对年轻女子,赞赏其容貌、衣着等;对中年人,称赞其气度不凡,想必是事业成功人士;对老者则赞其精神健旺等。在游客被捧而暗自得意时,卖主会指着他的商品,鼓动道:“这个最符合您的身份”或“小姐戴上这个会更漂亮”等等。在将信将疑间,他们又进一步加强攻势,糖衣炮弹加上神吹胡说,许多人便会在冲动之下买下商品。     与“捧”相反的是“损”。有这样一件真事,某位中国围棋国手某日在韩国一大商场,对一双皮鞋颇感兴趣,但一问价钱,乖乖,三千美元。此国手摇头称贵,谁知售货小姐眼一瞪,嘴里蹦出:“我知道中国人穷,买不起!”此国手顿觉大受侮辱,毫不犹豫,掏钱买下皮鞋。诚然,这时涉及到民族尊严的问题,所以连一贯谨慎的围棋国手也要在冲动之下买下原本嫌贵的皮鞋。不少卖主抓住人们好面子的心理,故意用贬损的话激客人买东西,也许,面子挽回了,但冤枉钱花了不少。其实,遇到这种情况,走开便是,心里来一点阿Q精神,明白对方是让自己上当,没有必要跟他计较,并且以后小心,不要随意开口。
    第三是好心办坏事的冲动购物。出门旅游,游客总是心里盘算着给老人、亲朋、小孩带回什么礼物。所以,购物时就容易感情用事,对其质量与价格不作细致的查验和考虑,用高价买回假冒伪劣产品。
    一般说来,拥有正确的购物观念,和同行游客达成互相督促的共识,会有助于克服购物冲动。
热点: